龙川:山茶油香飘四方,融媒担当助农兴产
从10月18日开始,龙川49.5万亩油茶进入统一采摘季。10月25日上午,龙川县融媒体中心直播团队走进龙川县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直播的形式向观众展示龙川山茶油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从10月18日开始,龙川49.5万亩油茶进入统一采摘季。10月25日上午,龙川县融媒体中心直播团队走进龙川县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直播的形式向观众展示龙川山茶油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句话要是放在十年前,鹤峰人自己听了都摇头——那会儿油炸蜂蛹只是土家寨子里秋后打牙祭的小零嘴,谁想到如今能变成县城快递点最吵的角落。
金秋时节,晋北黄土高原上,偏关县的万亩糜子迎来了丰收。这个有着“中国糜子之乡”美誉的晋北县城,正将这份传承千年的“乡愁味道”,通过现代化的深加工产业链,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走进村子,房前屋后、山坡田埂,处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有人手持竹竿敲打树冠,成熟的板栗“噼里啪啦”落地;有人弯腰捡拾,装满箩筐;还有人推着脱壳机,将带刺的“毛栗”变成光滑的果仁。
在蝉房乡温家沟村板栗种植基地,栗农张京伏正忙着收获板栗。“我们这儿的栗子又甜又糯,根本不愁卖。”张京伏介绍,他们种植的“蝉房板栗”品质好,获得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中国50佳合作社产品品牌”等荣誉称号,销往全国各地。
金秋时节,长甸镇河口村的燕红桃种植园里硕果累累,色泽艳丽的燕红桃压满枝头、香气四溢,桃农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近年来,中国邮政宽甸分公司完美构建“寄递物流+电商帮扶+金融赋能”一揽子服务链条,为当地特色农产品燕红桃插上了“翅膀”,使其飞出大山,直达全国消费者